整装待发,生鲜到家。
“新到生蚝!有多新鲜,隔着屏幕都看得见。”3月9日,宁夏易点鲜生鲜电商平台负责人马辉在朋友圈吆喝。过去的一个月,用他的话说是“浴火重生”。
宅在家中,生鲜“续命”——马辉的生鲜平台流量渐增,订单从每日百余单猛增至最高2000单,一个月增加忠实粉丝3万余人。
曾是北京IT白领的马辉,因看中生鲜电商的市场,3年前回宁夏创办了本土电商平台。此前,他的生意不温不火。“年前,员工已经全部进入休假模式,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天,我们就紧急呼吁员工上班。”马辉告诉记者,1月25日,他们已开始着手准备线上服务。
1月27日,平台正式复工,主要供应和配送奶、蛋、蔬菜水果。“第一天就接到了100多单,第二天、第三天直接涨至2000单,爆单。”马辉说,面对这一突发情况,公司临时召回的人力明显不够,每个人的工作强度都几乎突破极限。配送团队每天早上7时就开始工作,一直忙到22时。分拣团队员工忙得顾不上喝水,第一天积压的订单,尽可能在第二天消化掉。即便这样,他依然坚持在每一个订单上印上专属二维码,便于消费者在小区固定地点取菜时,只需扫码即可。
此外,为了缓解银川部分大棚蔬菜滞销的情况,该平台联手中国邮政及多家公司,销售周边农户的滞销菜。“没有附加一分钱,就是给农户解决销路。”马辉说,银川兴庆区掌政镇的干部统一将菜送至公司冷库,经员工分拣后配送至社区门口。仅半个多月,平台就帮助村民销售了1万余斤的滞销蔬菜。
起势靠流量,生死供应链。
疫情防控期间,平台承诺的“今日下单、次日送达”受到严峻考验。“卸货、入库、上架、打包、配送,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。”马辉说,蔬菜水果商品需要人工包装,但是这段期间公司只有个别人留守,所以只能临时再找人。他号召员工返岗的同时,还发动亲戚朋友加入分拣、配送队伍。“初期非常艰难,家人全部在一线帮忙。我每天睡3个多小时,帮着协调蔬菜水果品种,以及无接触配送的售后。”马辉说。
经过起初10天的坚持,配送队伍终于迎来“队友”——美团、饿了么、邮政快递、鼹鼠同城快递开始配送订单。
马辉分析,这次经历给公司及本土生鲜电商行业带来的“肯定是机会”。“一是需求量的增加,也意味着企业现金流的增加;二是用户习惯的养成,线上‘安全买菜,买安全菜’有望成为一种趋势。”他说,“我们本土电商平台也开启了新思考,如何在极端情况下做好服务:不涨价、货充足,保证品质不降。”